线下药店冰火两重天:大型连锁药企“买买买” 中小药店收益率下滑
炒股就看,买买买权威,线下型连小药下滑专业,药店益率及时,冰火全面,两重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锁药 来源: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靳卫星 8月18日,企中披露了收购唐人医药项目的店收后续整合方案。健之佳表示,买买买“将依托唐人医药现有门店网络基础,线下型连小药下滑建立专业拓展团队,药店益率由中心城市向周边辐射,冰火加强门店的两重密集布点。”此前健之佳公告称拟以20.74亿元收购唐人医药100%股权、锁药超600家门店。企中 这仅仅是连锁药店收购案中的一笔,有业内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透露,德威治正在被某大型连锁药店收购。双方从去年9月份开始洽谈收购事项,目前因个别款项问题收购处于搁置状态。 但与大型连锁药店火热并购现象相对应的是,大批中小药店收益率下滑、发展承压。从7月份开始,记者走访北京朝阳区、海淀区、丰台区、通州区等10余家药店发现,线下药店当前正面临到店率低、单次购买量下滑以及复购率低等难题,这也直接导致药店收益率下滑。同时,各线下药店都在积极拥抱O2O,有线上优势的药店受疫情影响明显较弱。 有药店复购率下降超5成 差异化竞争 位于北京市北三环的某线下连锁药店店长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算了一笔账,药店面积100平方米,每个月租金4.33万元,店员工资共计2.5万元,加上水电等费用,每月成本共计7万元。2019年,平均每月营收28万元至30万元,今年平均每月营收22万至23万元,营收下降幅度为21.43%至23.33%。 据记者了解,该药店营收下滑幅度尚属较低的。位于朝阳区建华南路的某药店店长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,相较2019年同期,今年药店每月营收下滑超5成。 “行业的整体消费模式发生了变化,使得进店客流下滑幅度非常大,进店客流的转化率、单次购买量等数据下滑明显,复购率减少50%至60%。同时,门店增加了线上渠道的销售,第三方物流支出也增多了。”北京区域经理郑褀吉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。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,积极布局线上渠道的药店生存情况较为乐观。位于广渠门的海王星辰药店店员向记者介绍,该门店面积50平方米左右,去年销售额为400万元至500万元,其中线上消费额占比达60%,线下占比40%。“线上销售在平稳上涨,主要因为渠道布局已成熟,不光有自己的电商平台(App),同时也在使用第三方电商平台,如美团、饿了么、京东等。”海王星辰药店店长说。 “近几年,线上购药抢占了大量线下的生意。当然,线上渠道的壮大也会倒推整个药店行业转型升级。”草木良方总经理杨斌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。 针对上述问题,某医疗投资机构投资部产业投资总监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2021年国内线上药店市场规模在1720亿元,线下药店市场规模不到4700亿元,相较2019年的1150亿元和4258亿元,挤压并不明显。 郑褀吉认为,互联网销售让药物价格和利润更透明,普通消费者对高利润药品的接受度下降,利润进一步摊薄。这种情况下,大型连锁药店有力量抗衡,中小型药店议价权较低,将进一步加速衰败,从而使得药店连锁化进程不断加速。另外,互联网药店的发展也将促进门店提高专业性和服务水平、增加定制化服务等。 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刘飞勇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医药电商与线下药店呈差异化竞争,从品类结构来看,医药电商销售主要以VD系列和钙制剂为主,且该品类线上占比已趋于稳定,对线下药店影响已弱化;从销售模式来看,医药电商主打便利性与性价比,但不能满足及时性与服务型需求,而线下药店在销售药品时会提供咨询服务,同时线下互动能够增强患者对药店的认同感与消费黏性。 “线下药店与医药电商应错位竞争,线下药房可积极探索O2O等线上模式,以应对行业客流量减缓和毛利率下降等潜在风险。”刘飞勇建议。 中小药店发展承压 大型连锁药店不断扩张 刘飞勇认为,传统线下药店面临的经营困境有以下四点:首先,行业增速放缓,市场经济及医保红利带来的药店高速发展接近尾声;其次,实体药店客流不稳,比如行业的顾客忠诚度不高,对顾客的触点较单一,和顾客的关系多数也是短期关联;再次,传统的连锁药店大多还停留在过去的模式上,经营同质化,处于卖产品而不是卖服务的红海市场中;最后,医药行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,竞争加剧、带量采购、零差率、贵细药材占比下降,药店毛利空间被挤压。 杨斌表示,从零售行业“人货场”的角度来看,传统药店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,行业经验单一,行业综合型人才偏少;中小型药店供应链上药品价格高、品类不齐;场地房租成本居高不下。 面对以上经营困境,大批中小药店无法像大型连锁药店那样扛得住压力,陷入低价转卖、注销、被吞并等困境。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“2015年至2018年,面对头部连锁机构的收购,中小药店还有一定的议价权。但2020年之后,中小药店发展承压,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又急于脱困的情况,店铺转卖的议价权会更低。” 而这正是头部连锁药店并购扩张的好时机。《证券日报》记者梳理发现,今年以来已发生多起并购事件。具体来看,4月份,大药房以16.37亿元收购湖南怀仁大健康71.96%股权;发布公告称,以2.04亿元收购湖南51%股权。6月份,健之佳拟以20.74亿元收购唐人医药100%股权。7月份,益丰药房公告称,子公司新兴药房拟购买德顺堂重组后的新公司70%股权,收购价格不超过1.19亿元。 针对大型连锁药店积极推进连锁化的原因,郑褀吉表示,一是提高议价权和话语权,集团联合采购价格更低,抗风险能力强;二是经营更加专业化、承接处方外流能力强,医疗资源丰富,可开展服务更多;三是精细化管理可以降低经营成本。 据《证券日报》记者统计,线下药店共有8家公司于A股上市,包括、、老百姓、益丰药房、健之佳、、及等;有3家互联网药店于港股上市,分别是京东健康、阿里健康及平安好医生。另外,叮当健康于8月17日晚间宣布通过了港交所聆讯。 政策不断加持 头部效应持续凸显 商务部于2021年10月28日发布的《关于“十四五”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明确提出,要提高行业集中度,到2025年,培育形成5家至10家超五百亿元的专业化、多元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,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%以上,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%。 据研报,今年以来随着行业分化加剧,上市公司对于中大型规模项目的并购及连锁化进程有望加速。据国家药监督局《药品监督管理统计报告》,截至2021年9月底,全国共有《药品经营许可证》持证企业60.65万家。其中,零售连锁门店33.53万家,单体药店25.12万家,连锁率57.1%。 这也意味着,以“2025年零售连锁率接近70%”为目标,以60.65万家药店为基数进行计算,单体药店数量将在未来三年内减少至18万家左右,对比现在,将缩减近7万家。 “药店是长期价值突出的确定性赛道。从长期来看,药店作为连接药品和患者的第三终端,其作用存在不可替代性。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,药店所发挥的健康与服务功能日益重要。”刘飞勇说。 刘飞勇进一步表示,近几年,头部公司“强者恒强”效应持续,行业头尾效应更加明显,这进一步促进了医药零售资源的整合。从盈利能力来看,随着集中度的提升,行业平均毛利率、净利率均继续保持了稳健提升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在京开幕
- 民调:近六成韩国人反对总统府迁至国防部大楼
- 鼎龙文化:“7名董事在失事飞机上”等网络传言不属实 财务总监方芳搭乘“MU5735”航班
- 郑州二手房轻微回暖,楼市刺激政策初见成效
- 国内油价迎年内“第八跌”中石油92号汽油降0.14元/升
- 日元下跌加剧通胀压力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可能先于央行做出应对
- 俄外交部副部长:俄美正处于断交边缘
- 金马能源发布2021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4.87亿元同比增长0.22%
- 华为鸿蒙迎来新对手,荣耀赵明谈MagicOS:硬软件体系并重
- 航空专家:目前找黑匣子难度大 普通人不要去窥探现场
- 上海启动一批临时应急场所,包括体育场馆、周浦医院
- 油价会达300美元?俄罗斯为何这样认为?
- 飙上热搜!《阿凡达2》来了,这些股猛拉!近4000股下跌,券商策略会“魔咒”又来?
- “一对一”指导护肤原来是“专业”坑人!“中美杜克”被查处
- 百度宣布移动生态销售体系调整:重点涵盖大众消费等几大行业
- 姚振华遭“公告送达”所为何事?原告广州银行:姚振华承担借款合同纠纷连带责任
- 山东化工巨头齐翔腾达控股股东重整未了局:无效担保惹来巨额或有债务
- 严惩!夫妻将猪肉上色当牛肉卖获利80余万
- 一加智能手机发布路线图泄露,9月前将有六款设备上市
- “2020年3月历史性负油价”的“镜像版”?油价“历史性逼空”会上演吗?
- 搜索
-